今天拜读了刘未鹏的《怎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》文章,觉得真的很不错,我看了两遍。不管是对一个工作了多年面试别人的人,还是一个刚工作,准备去面试别人的人来说,都有很好的启示。
原文链接: http://mindhacks.cn/2011/11/04/how-to-interview-a-person-for-two-years/
文章摘要:
- 招聘也许是一个公司决策当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,Joel Spolsky把他在这方面的观察,体会和洞见集结成了一本小册子《Smart and Gets Things Done》,开篇就挑战“产品是公司成败的关键”这个传统观念,他认为创造最适合工程师生活的环境,留下最优秀的人才才是最先最重要的一步,接下来好的产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我用过的大家都用过的找人方法:
- 在水木上发贴子(有点效果)
- 在蓝色理想上发贴子(无效)
- 在技术邮件组里发贴子(无效)
- 买 51job/智联 最便宜的服务(有点效果)
- 给所有可以想到的人打电话,请他们推荐(无效)
- 给所有和你讨论过创业,喝过点小酒的人打电话(无效)
约前同事私下谈(有效)
我用过的大家可能没有用的方法:上 twitter,看 XXX 的 follower,一个一个看,看他们的 twitter,博客,Google Reader 分享,想办法搞到邮件,联系,半夜电话骚扰。
- 上豆瓣,前端后端挑几本重量级的书,去找想看,看过,正在看这本书的人,一个一个看,看他们的活动,博客,Google Reader 分享,想办法搞到邮件,联系,半夜电话骚扰。
- 找同事,问他们都看什么技术博客,想办法搞到邮件,联系,半夜电话骚扰。
如果把人才培养/招聘这件事情本身类比做一个项目,那么这整个项目迄今为止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败。和需求严重脱节,明白需求是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实现。
- 《Switch: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》(中译《瞬变》)里面指出,表面上看来非常困难的改变,也许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抓住要害。给出清晰、明确的目标。
- 现在企业对招聘者简历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灵活变通。
- 招聘的时候就希望招聘者能给出自己的博客地址
- 一个人在社区的活动历史
- 应聘俺们公司前必读的十本书
- GitHUB这样的平台来完成Social Coding,来查看社会实践。
- 找工作的首要原则是什么?当然,这个问题的答案是:“弄清雇主的需求到底是什么”。